依法治校

Rule of law

您的位置 : 首页 > 依法治校 > 大学章程 > 正文
依法治校: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发布时间: 2015-10-15
  中国教育报: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依法治校。近日,教育部也下发了有关依法治校的文件。

依法治校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理念,非常重要;而如何把这种理念落实为实践,更为重要。依法治校,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现代大学管理的纲要。近年来,我校努力就此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依法治校意义重大

  依法治校,就是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管理学校。依法治校具有突出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以下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系。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实现;而学校自己的办学自主权,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行使。

  第二,正确处理集体决定与个人权力的关系。任何个人的权力,只能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决定的基础上行使。

  第三,正确处理权力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一些人争议的“教授治校”或“校长治校”概念,都是不清楚和不准确的。应该是“各司其职,依法治校”。这也是真正的去行政化:通过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教授做教授该做的事,管理者做管理者该做的事,各不越位,也不缺位。

  第四,提高管理效率和确保平稳运行。在法规和制度的框架下,各个部门和主体照章办事,无需请示研究。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效率,让各种例行性工作平稳有序高效率进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领导层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思考、研究、推动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特殊问题。

  四大主体共同努力

  要贯彻落实依法治校,需要学校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而绝不仅仅限于学校领导层。根据职能性质的不同,学校人员可以划分为四大主体,即: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四大主体人员对落实依法治校的责任和影响有所不同。

  第一,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尤其是书记和校长,是依法治校能够得以落实的关键。说到底,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依法治校,是对个人治校的否定。学校领导层要做到:决策时,讲民主,集体决策;执行时,讲纪律,照章办事。无论是书记、校长,还是其他校领导,在行使权力时,都不能超越法规和制度(集体决议)。

  第二,管理人员。这包括各个处部的干部、工作人员和学院领导。管理人员,是落实依法治校的执行主体。他们处于学校领导和师生之间的夹层之中,有他们的难处之处。总体上看,他们是依法治校的积极拥护者,因为,如果真正形成了依法治校氛围,他们的工作就好做,矛盾就少,运转就顺畅。

  第三,教师。大学,是自由氛围最浓的地方,也是民主诉求最强的地方。同时要看到,大学教师更强调的是公平。如果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在规则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公正,那么,教师就会逐渐习惯和接受依法治校的理念和实践,变得赞同和拥护依法治校。

  第四,学生。依法治校,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具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学生,是培养高素质社会公民的需要。对学生的教育,要十分严格,但是,在处理上,有时候要考虑到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可能要从宽一些。如何掌握其中的尺度,并不总是很容易,有时候也是挑战。

  民主决策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依法治校,需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全面落实这些理念。其中,有一些环节和领域,制约着学校发展的全局,在这些方面落实好依法治校,尤为重要。

  一是民主决策。要想落实依法治校理念,民主决策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能够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宣传教育、交流沟通、克服阻力、形成共识的过程。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决策的执行。我校实行党委常委会暨校长办公会的决策形式,充分落实了校领导集体决策制度。同时,校内所有重大制度和重要决策的出台,均通过不同方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讨论、酝酿和准备期都比较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和决策,包括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周密性,执行起来都比较顺畅。

  二是师资招聘。招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因此,是学校管理中的极为重要的第一件大事。尤其应考虑到,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只进不出和人情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人情关系,严把入门关,就成为招聘制度的关键点。中国农大近年来实行了“公开招聘、两级面试、分类管理”的招聘制度。即:学校新招聘的所有人员,均事先在校园网上公布招聘岗位和条件,然后,经学院(处部)和学校两级评审委员会先后面试通过后,才能够被聘用;严格区分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类别,严格限制管理服务岗位人员向学术岗位转岗。学校严格执行此项制度,一是无论谁推荐的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经过这个程序;二是在评审过程中,严格按预定的程序和标准,不降格以求。此项制度的建立不易,实行不易,但效果非常好。

  三是职级晋升。这包含学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和非学术人员的职员级别晋升,直接涉及到在岗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申请项目和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等)。相对而言,职称晋升制度经过长期的探索改进,已经比较成熟,但也依然会经常出现矛盾。具体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论资排辈和小学科之间的平衡。出现争议的,往往是水平比较接近的,或者是不同学科之间难以准确比较的。落选者会找学院领导乃至学校领导投诉。这时,要坚持程序公正原则,对落选者进行劝解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