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一流” 以一流学科引领学校整体发展
发展规划处处长 冯永平:高校“双一流”建设成为当前全国两会焦点话题之一。教育部长陈宝生、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近日分别回应代表委员:“双一流”建设进入专家评估阶段,建设思路为——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经费管理思路为——简政放权,给高校更多的经费管理自主权。经费分配采用因素机制,不集中到某个项目。
我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学科优势特色明显,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有6个,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离前1‰分别有11、21个位次。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有6个学科进入前10%;18个一级学科参加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目前正在评审中,预计6月前公布结果。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我认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可定位为:创建一批处于国内前列、若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我校今年将启动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成立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及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和综合改革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强优固特,扶需培新,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建设思路,科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和分学科建设方案,积极争取资源,用好资金,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各个学院和学科要深刻领会国家政策,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积极谋划研讨,做好项目储备,为高质量编制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奠定基础。
加强科技供给 切实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关桓达:两会仍在进行时,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之后,“依托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意料之中的成为两会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觉得学校在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更应该主动担当,发挥出更强的支撑作用。第一,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供给。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第二,积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整合学校现有资源,不断完善“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复制推广“六个一”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促进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第三,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政策精神和学校出台的科技成果转让和许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遴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建立成果库,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成果推介、交流和转化的力度,更好服务农业转型升级;第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对从事应用型研究及示范推广的教师的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鼓励科技人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中,稳定一批从事应用研究与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
坚定自信 深化改革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教务处处长 江珩:两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两会工作报告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催人奋进。代表们从人民关注的社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方面反映人民声音,直言问题、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这展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平等共商国是的制度优势,实现人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体现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总理的报告和代表们的热议话题看出,改革仍是两会汇聚的焦点。当前,改革创新成为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同时,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课堂传承至“95后”年轻人。学校现已开设近70门文史哲类课程,下一步将通过“引”“培”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从“爱课程网”“好大学在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平台引进相关课程,邀请校外高水平教师来校开设课程,建立校本MOOC、SPOC,深化通识教育改革等措施,不断增加文史哲类课程数量,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